何存:致力于小 成就于大,北京中关村银行科技金融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
导读
发言内容(以下内容根据现场速记整理)
中国式现代化关键在于科技的现代化,2023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其中,科技金融位居五篇大文章之首,也是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力量。各级金融机构都在积极探索,结合自身优势守正创新、精准破题。下面我简要汇报一下北京中关村银行在科技金融方面的实践和探索:
北京中关村银行是全国首家专注服务科技创新的民营银行,我行自成立之日起就确定了走差异化的经营道路,做特色化的金融服务,扎根于中关村这片创新创业的沃土,致力于做一家有使命的银行,“帮助创业者实现梦想”,成为“创新创业者的银行”。区别于传统商业银行“大而全”的服务模式,我行将科技金融和场景智慧金融作为全行发展战略,更加专注于服务科创,重点聚焦“三创”(创客、创投、创新型企业),力争从科技金融这篇大文章中探索出一条为科创企业,尤其是早期科创企业提供金融服务的新路子。
经过多年的不断努力,我行累计服务超过2000多家北京市的科创企业,为科创企业发放贷款超过300亿元,户均贷款1000余万元,主要为无抵押、无担保的信用贷款。行业赛道主要集中在生命健康,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数字经济、新能源、新材料、商业航天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硬核”科技占比超过70%。服务的贷款企业中,30%的客户是首贷企业、70%的客户没有盈利、甚至有些客户还没有经营性收入。截至2024年11月末,科技贷款占我行对公贷款的比例达到84%,这一比例在同业保持领先。我行服务的客户中初创型企业占比超过70%,90%以上的企业在我行支持后获得后续轮次融资支持,一批初创企业和中关村银行从零起步,一路同行。超过47%的贷款企业成长为“专精特新”企业。部分企业在“卡脖子”技术领域取得关键突破,成为专业赛道的“领跑者”。第四范式、晶泰科技、精进电动、奇安信、易点云等企业成功上市,绿伞科技、康复租赁、亿安天下等企业在新三板挂牌,极智嘉、驭势科技、思灵机器人、镁佳科技、摩尔线程等企业获评“独角兽”,中关村银行服务的北京市独角兽企业占比达到26%。今年我行被人民银行北京分行、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评为“北京市科技金融领军机构”。总结北京中关村银行在服务科创企业方面的体会,可以将其要点归纳为“创新组织机制、特色金融产品、生态圈层建设”这三大法宝。
一是构建特色化科技金融组织保障机制
在团队建设方面,我行打造了一支有情怀、有使命感的科技金融专业人才队伍。在前台对各经营部门按照行业领域进行分工和配置,聚焦重点前沿科技领域进行布局,培养选拔专业人才;在中后台建立科技金融服务支撑部门,统筹进行客户推动、产品研发、专项考核、营销管理以及生态圈层建设。特别是我行注重前沿领域行业研究,常态化组织各类行业研究和学习交流,激发全行员工“拥抱新产业、新技术”的意识和能力,这也是我行能够打造一支专业化队伍的关键。
在强化内部资源保障政策支持方面,按年度发布科技金融业务支持政策包,从降低内部资金成本、提高不良容忍度、鼓励拓展首贷户等方面给予资源倾斜。特别是采取“抓早”“抓小”“抓硬”策略,重点对早期科创企业进行扶持,积极支持科技成果转化类项目。
在授信审查审批机制方面,实行特色化“三查”。借鉴创业投资风控模式,提出更有针对性的尽职调查、审查审批判断标准和贷后管理要求。将科技企业的市场拓展空间、核心技术、商业模式、管理团队等因素作为重要调查和评价内容。根据不同客户的风险特征,实施创新灵活的贷后检查和差异化管理模式。
二是“量体裁衣”,通过特色化产品为早期科创企业提供金融服务
通常商业银行更倾向于支持发展期和成熟期的科创企业,而种子期和初创期企业获得银行融资的难度最大。而我行在支持早期科创企业发展方面,积极创设更加符合企业需求的金融产品。不断完善以“认股权贷款”为核心,以“惠创”系列特色产品为协同的“1+N”科技金融产品服务体系。
比如中关村银行推动的以“认股权贷款”为代表的股债联动新模式,主要特点就是对企业的盈利指标没有硬性要求、无需担保,在向企业提供信用贷款的同时,由企业授予银行一定金额的认股期权,通过认股权产生的或有收益来弥补未来可能存在的风险。通过股债联动这一模式,中关村银行针对潜在独角兽能够做到“早发现”“早培育”“早转化”,并致力于成为“独角兽”在早期发展阶段的重要金融合作伙伴,陪伴这些企业成为行业、区域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代表。此外,我们坚持 “走进实验室、拥抱科学家”,研发出“惠才计划”系列产品,该产品以“人才”为评价核心,主要特点是将企业的创始人、合伙人、高级管理层纳入“人才综合评估模型”,以人才的学历背景、工作履历、技术能力、创业经验、知识产权创新性等维度进行综合评判并测算出有效的授信额度,高效快速精准满足企业融资需求。“惠才计划”产品发布以来,已累计支持科技人才及企业近300户, 100%为信用类授信,支持的人才中90%以上为专业领域的高端人才,80%以上具有海外留学背景,人才所在的创业企业70%以上为未盈利企业。
作为建设中关村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的排头兵,北京金融监管局和海淀区在2022年建立中关村科创金融服务中心,我行被列入8家试点银行之列。作为中关村“先行先试”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我行利用中心窗口作用,积极推进“认股权贷款”“人才贷款”“并购贷款”三项创新产品的落地。截至11月末,累计投放贷款超过18亿元,落地业务量在试点银行中位居前列。
三是打造科技金融创新创业生态圈,提升中关村银行科技金融品牌影响力
科创企业在早期阶段,需要不同机构发挥合力“育苗成长”,为此,中关村银行积极拓展生态服务“朋友圈”,构筑“村宝”创新创业生态服务体系。以“供给方”“需求方”“资本方”“服务方”四个维度携手投资机构、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区、创业服务机构等战略合作伙伴共同参与,聚合创新生态服务新动能,让科创企业在全生命周期获得产业资源、金融资本、人才保障等领域的支持。目前,我行已拓展的创业生态合作伙伴超过400家。坚持常年持续组织各类生态对接活动,连续7年和中关村前沿科技大赛,为大赛企业定制开发专属金融产品,累计服务大赛参赛企业近百家,授信金融超过10亿元。此外,我行持续开展“千企万户大走访”、 “普惠金融进园区”等系列活动,传播普惠金融知识,宣传特色科技金融产品。
近期,中央政治局会议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2025年经济工作的总基调,提出要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和发展,下一步我行将按照中央决策部署积极做好科技金融这篇大文章,抓住北京创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这一历史机遇,践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和人民性,沉下心来,坚持做“难而正确的事”,打好科技金融“组合拳”,助推新质生产力的“加速度”!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