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灵奖得主姚期智院士:人工智能最高层一直有“路线之争”
图灵奖得主、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交叉信息研究院院长姚期智谈到,在过去六七年里,人工智能最高层一直有“路线之争”,就是要不要走强化学习这条路。目前中国年轻学者已在人工智能大模型基础理论上取得突破。
图灵奖得主、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交叉信息研究院院长姚期智谈到,在过去六七年里,人工智能最高层一直有“路线之争”,就是要不要走强化学习这条路。目前中国年轻学者已在人工智能大模型基础理论上取得突破。
大模型是全球人工智能领域共同关注的热门方向,发展十分迅猛。在2023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姚期智表示,有一位中国年轻学者在一年多前实现的算法突破,不仅是应用进步,也是理论贡献,受到了国际广泛关注。
姚期智说,在chatgpt之后,人工智能研究的下一个重要目标,是要让有多重感知能力的机器人,在不同的环境下能够自主学习新技能。而这位中国年轻学者的贡献,就是把机器人的学习速度提高了数百倍。
“按照一般的机器人强化学习方式,学习新技术常常要几个月时间,这太慢了。”他说,得益于这位年轻学者的研究,强化学习现在只要几个小时就能完成。
这不仅解决了实用问题,也是做出了理论贡献。姚期智说,在过去六七年里,人工智能最高层一直有“路线之争”,就是要不要走强化学习这条路。中国年轻学者的突破,把天平做了倾斜,就是我们现在这条路对于通用人工智能的完善,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关于大模型在垂直领域的发展,姚期智认为,最容易想到的场景就是文书工作,基于大模型的语言,更多的工作可以交由机器来做。
在2023年9月15日举行的2023世界计算大会上,姚期智表示,人工智能已经对人类的生活带来了巨大改变。尤其是去年底ChatGPT的出现,给了大家很大震撼,在科学层面,很多科学家都改变了想法,以前认为通用人工智能离我们还很远,但在一夜之间,大家觉得通用人工智能得到了新的动力,很可能在不久的未来就能够实现。
姚期智说,“未来,我们要把AI大语言模型的通用智能和一般的通用能力细化到各个行业里面,我们必须要锁定一个行业,比如医疗行业,我们投喂给它行业中的很多专业数据,通过训练形成场景化、定制化、个性化,产生一个专有的模型。这样,它特别有能力做这个行业中的一些工作,将在各个垂直领域中带来真正的AI革命。那么,在这里有一些重要的要素,就是算力、数据和模型的匹配。”
姚期智阐述了两点:第一,在技术上,这个大模型可以分成三类,通用-行业-场景,有不同的难度,也适合不同的企业和公司。在通用和行业里面,是一个非常好的、新的创业机会。当然,这里也有一个问题,就是人才难找,技术门槛是相当高的。第二,关于市场的治理,政府的规划,如果要建设出一个真正健康的大模型生态,需要有三个要点,需要有技术设施的支撑、顶层设计的优化,还要有非常旺盛的下游需求。当然,涉及很多行业,比如在医疗行业中已经有了很多AI运用。现在最好的大模型已经在美国的医疗执照考试中达到专家的等级了,可以想象在未来它可以达到虚拟医生的程度,这对于缓解整个医药行业的压力会产生很大的效果。
姚期智表示,ChatGPT很好,但它是一个工作大脑,没有实体的话,它有很多事是不能做的。那么,要做通用智能机器人,需要有身体、小脑和大脑。所以,身体是硬件,小脑能够控制行为和视觉,大脑则要有一定的推理能力。
姚期智认为,语言大模型的出现给人工智能带来了一个真正了不起的新潮流。一是重大的科学进步与积累,让通用人工智能发展得到新动力;二是它有无限的产业应用前景,在近期能够影响各个行业,在中长期它将实现人机一体。
期待人工智能成为一门更深入的学科。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Stuart Russell则是公开呼吁暂停开发人工智能的名人之一。他曾在2023北京智源大会上发表了主旨演讲,并与姚期智院士进行了专家会谈。很多时候,人们对新技术诞生初期的恐惧源自不了解。正如Russell教授所言,当前,大模型还不是一门科学,我们不知道它为什么具有这些属性。事实上,我们甚至不知道它具有什么属性。我们当然无法将这些属性与内部发生的事情联系起来。所以,他期望人工智能成为一门更深入的科学。同时,对于人工智能的未来发展,他提出了三大政策建议。首先,构建我们能理解的人工智能系统。我们并不理解大语言模型的工作原理。为了对安全性有信心,我们需要了解它的工作原理;其次,利用技术来构建人工智能系统,而不涉及大量黑匣子。这些系统是基于语义、严格、组合式的系统设计训练的,而不是基于巨大的、超过人类能力的数据集;最后,防止不安全的AI系统被部署,尤其是由不良行为者故意或意外的部署。这需要整个数字生态系统的变革,从目前服务器运行任何软件的模式转变为计算机只有在知道该软件对象是安全的情况下才能运行。变革可以简化通用的网络安全问题,但是对于确保只有安全的人工智能系统被部署是必不可少的。在Russell教授看来,公众对人工智能的理解需转换思路,要正确看待“机器必须要超智能”的观点。我们需要的是,对人类有益而非超级智能的机器。
姚期智,1946年12月24日出生于中国上海,计算机科学专家,2000年图灵奖获得者,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美国艺术与科学院外籍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香港科学院创院院,清华大学交叉信息研究院院长,清华大学高等研究中心教授,香港中文大学博文讲座教授,清华大学-麻省理工学院-香港中文大学理论计算机科学研究中心主任。姚期智的研究方向包括计算理论及其在密码学和量子计算中的应用,最先提出量子通信复杂性,提出分布式量子计算模式,后来成为分布式量子算法和量子通讯协议安全性的基础。
来源:全国高校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创新联盟
声明:此公号(ID:czfida)发布内容和图片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为商业用途,如有侵犯,敬请作者与我们联系。
首页标题
ꄲ
产业动态
ꄲ
图灵奖得主姚期智院士:人工智能最高层一直有“路线之争”